Home » 給親愛的憂鬱兒爸媽:一切都會好起來的

給親愛的憂鬱兒爸媽:一切都會好起來的

by 阿心
1 minutes read
A+A-
Reset

憂鬱是青少年最常見、最嚴重的心理問題之一。

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,2023年台灣青少年的憂鬱檢出率呈現令人擔憂的趨勢。根據台灣中央健康保險統計數據,青少年精神科診所的就診人數從2016年的221,000人增加到2021年的292,000人。具體數據顯示,台灣青少年中輕度憂鬱的檢出率約為16.3%,而重度憂鬱的檢出率則約為7.4%,總憂鬱檢出率達到23.7%

每個孩子都可能被憂鬱困擾

這些數據意味著:在台灣,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受到憂鬱的困擾,可能是輕度,也可能是重度。看到這組資料,可能你們會很訝異:孩子跟憂鬱的距離近得超乎想像,每個孩子都可能憂鬱。

台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加劇,特別是由於學業壓力、社交媒體的影響以及家長的高期望等因素,導致青少年群體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挑戰​。

然而,當憂鬱初現端倪,孩子表現出難過痛苦和一些反常的行為時,卻常常得不到身邊人的理解,很容易被當成是“想太多”“沒那麼嚴重”“找藉口”,得不到足夠的重視。

當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外求援,不但得不到幫助,反而被否定被批評之後,他們就很容易把自己包裹起來,不再向父母和朋友求助。

這種回避會讓憂鬱持續並惡化。

與此同時,父母也很焦慮很困惑,眼看著孩子狀態越來越不好,卻不知道孩子怎麼了,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,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孩子。

孩子很痛苦,父母也很痛苦。

然而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,很多孩子還可能會越來越嚴重,學習停滯,生活紊亂,健康受損,一家人都生活在陰霾之中。

被憂鬱困擾時,每個孩子都很想擺脫這種狀態,或是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不想擺脫;但他們畢竟只是才剛剛學著面對這個世界的孩子,事實上孩子並沒有能力自己克服憂鬱,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援。

可惜的是,大多數父母雖然都很愛孩子,很希望能幫助孩子,都對心理健康毫無概念,甚至是以訛傳訛,用錯誤的方式,既沒有理論上的指導,也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對策,反而讓事情越來越糟。

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一面鏡子,我們從中看到最好的自己,也看到最壞的自己

我們體驗到生命最豐盛的時刻,也經歷最恐怖的瞬間。

憂鬱是挑戰,也是機會:

一個讓孩子更瞭解自己,學會掌控情緒、面對挫敗、適應世界跟不美好的自己的機會;

一個讓父母可以開拓認知、完整自我、改善關係、學習理解跟包容的機會;

一個讓家庭可以變得更和諧、更親密、更相愛的機會。

在孩子憂鬱時,父母轉危為安,把危險變成機會的能力,還是來自於知識。

「知識就是力量」

想要達成這個目標,不僅要對憂鬱有一定的瞭解,還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,充分理解並確實地執行。

如果孩子憂鬱嚴重,按時服藥和做心理諮詢必不可少。

“醫生+心理諮詢師+父母”是幫助孩子的穩固鐵三角。

當爸媽們和孩子一起對抗「憂鬱」這個討厭的嗜魂怪時,會不斷經歷困惑、焦慮和挫敗,有時候信心滿滿,有時候煩躁無助。

但不管經歷多少風雨,太陽始終會升起,事情一定會好起來的。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

-
00:00
00:00
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
-
00:00
00:00